欢迎您访问内蒙古大学出版社网站!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内要闻

遇见一本书 收获一份成长 ——《契丹小字再研究》编辑札记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21日来源:作者:admin

2019年7月16日,对内大人来说,是具有非凡意义而又终身难忘的一天。这一天,内大人的朋友圈不约而同地“刷”着同一个内容——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内蒙古大学!习总书记莅临我校图书馆蒙古文古籍展阅室,听取蒙古学文献收藏与保护有关情况的汇报,并不时驻足,兴致勃勃地翻阅陈列在阅览桌上摆放的出版物。令我备感自豪的是,我责编的《契丹小字再研究》也进入了习总书记的视线!

《契丹小字再研究》三卷本,于2017年在我社出版,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由我国著名的蒙古语言学家、蒙古学的奠基人及该研究领域的泰斗清格尔泰先生和他的学生吴英喆教授、吉如何博士共同编撰,代表了当前契丹小字研究的最新、最高成果。

作为本书的责任编辑,我感到无比光荣。《契丹小字再研究》出版已一年有余,可我仍然清晰地记得当时迫不及待地翻开散发油墨清香的刚刚印出来的这套书时的欣喜。细数当时的编辑工作,点点滴滴仍历历在目。

刚接手项目不久,工作的推进就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本书的第一作者清格尔泰教授逝世了。这突如其来的噩耗,让我在痛惜之余,也为书稿的质量和项目的进度而担忧。然而,当作者于2016年9月将两千多页的书稿交到我手里时,我才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两位作者在延续清先生严谨的研究风格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清先生生前制定的编写方案,以其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勤奋、严谨的治学精神,完成了书稿。

随之,编辑工作紧张有序地开展起来。契丹文字研究是学界公认的“二十世纪之谜”及跨世纪高难课题,接手学术性、专业性如此强的书稿,对一位年轻编辑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开始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不断与作者沟通,请教资深编辑,力求从编排结构、文字润色、装帧设计等做到最佳,努力处理好每一个细节,把它做成精品。

为了均衡三卷本的篇幅,我们对2000多页的内容结构进行调整和完善,才有了目前的呈现效果;为了保证书稿的严谨性,反复对书稿的内容和文字进行推敲和修改;为了达到内容和体例的规范统一(名词术语、脚注和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数字用法等的统一),不知对稿件进行了多少次修改;为了体现简洁、大气、厚重设计感,设计历经十余次推翻而定稿;为了达到最佳效果,大到内文用纸、封面材料的确定,小到环衬、烫金、花头、丝带的选用都严格把关;受制于契丹小字字库,排版只能使用Word,为了克服Word排版的不稳定性和非专业性,不知在电脑前熬了多少个夜晚。

2017年春节渐至,年味益浓,来不及备办年货,也顾不上陪伴孩子,我与作者和几位工作人员只有一个念头,抓紧完善书稿;正月,花灯绚丽,游人如织,我们仍专注于书稿。还记得书稿全部定稿,从吴英喆教授手中接过拷有定稿印刷文件的U盘时,已是凌晨两点多。那一刻定稿的喜悦,冲淡了大家所有的疲惫。

经历风雨,终见彩虹。2018年,本书被评为自治区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一等奖。2019年,又见证了习总书记的驻足和瞩目,这无疑是对所有为本书辛勤劳动的人们最好的褒奖。工作15个年头,编辑的图书数不胜数,但只有这部书令人难忘,原来精心付出之后收获的感觉如此美妙……